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部健康 > 正文

陕西首例!西安市第九医院血管介入科完成高难度血管手术

www.cndongbu.cn(2025-06-05)来源:阳光报—阳光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安市第九医院血管介入科传来好消息,该科成功完成了陕西首例“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迷走锁骨下动脉)双开窗腔内隔绝术”,为一位复杂病情的患者解除了生命危机。

“随着患者血管形态恢复正常,监护仪上的各项数据一如既往得稳定,手术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日前,西安市第九医院血管介入科开创性运用体外联合体内双开窗技术为一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迷走锁骨下动脉患者实施“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左锁骨下动脉体内开窗支架置入术+右锁骨下动脉体外开窗支架置入术”,为患者排除“隐形炸弹”。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标志着该院血管介入科在大血管治疗领域迈入国内领先行列,也为复杂主动脉瘤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马磊主任介绍手术过程及难点)

那么,什么是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据该院介入科主任马磊介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由各种因素,包括创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主动脉壁损伤继而破裂出血,血流通过破口进入周围组织并在血管周围形成局限性血肿,血肿由纤维组织包裹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其瘤壁是由血栓及其机化物、纤维结缔组织等共同构成。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在所有主动脉疾病中占比极低(<1%),属于罕见病范畴,但这类疾病危害极大,据统计,未治疗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率可能高达 78%~94%,急性破裂大出血死亡率近100%。

(张安娜护士长介绍护理过程)

什么是迷走锁骨下动脉?马磊表示,迷走锁骨下动脉是主动脉弓部的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0.5%~2%,一般无症状,约5%患者有吞咽困难,胸痛,右上肢乏力等临床表现。

(学科带头人彭怀玉教授介绍手术难点)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迷走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迷走锁骨下动脉”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全球明确报道的病例总数不超过2例,理论估算发病率<0.001%。”马磊介绍到,患者朱先生就是这种情况,他因“咳嗽、咳痰”在外院查胸部CT时,发现主动脉弓旁有鹿角样凸起,与主动脉弓分界不清,进一步增强CT后考虑为假性动脉瘤并血栓形成,主动脉管壁还有多发不规则溃疡。

来到该院介入科治疗时,医生考虑他的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随时有破裂出血致死的可能,而且其主动脉弓弓形复杂,右锁骨下动脉发自于左锁骨下动脉左侧、主动脉弓后方,按照常规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手术,会造成后循环严重缺血,甚至有致死、致残风险。

(患者家属难掩术后兴奋之情)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该院血管介入科团队深入研究患者解剖特异性,精心设计手术方式,反复推演手术过程,最终决定采用国内前沿的“双开窗”技术。术前,他们经过缜密测量,准确定位,预先在胸主动脉主体支架上行体外开窗,将开窗口置于迷走的右锁骨下动脉开口处,保证一侧大脑后循环血供,然后打开主体支架,最后通过体内开窗技术,成功开通左锁骨下动脉并置入分支支架。

(术前CTA重建)

(术前造影)

(体外开窗图)

(体内开窗图)

(术后造影)

该院血管介入科学科带头人彭怀玉教授形象的介绍:“这种手术就像在悬崖边上绣花,要求术者对血管三维结构有毫米级的把握”。内外联合开窗技术将保证后循环血供和覆盖瘤体一站式解决,完美为患者拆除了体内这颗“隐形炸弹”。

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是为了守护生命的美好律动。未来,西安市第九医院血管介入科将继续致力于引进和开展更多先进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编辑:中国东部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