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网-中国东部网:打造中国东部第一主流媒体 网站热线:13991224333 总编信箱:1182290666@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2025中国(长沙)民企科创大会——国家级望城经开区诚邀全球企业

www.cndongbu.cn(2025-11-06)来源:中国东部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在2025中国(长沙)民企科创大会的诚挚邀请——国家级望城经开区邀全球企业共赴创新之约

 

在 2025 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的舞台上,望城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剀的推介,让这座横跨湘江两岸的国家级园区成为全场一个绚丽的聚光点。从 2000 年成立到 2014 年升级国家级,从 “一江两翼” 的空间格局到 “两主一特” 的产业集群,望城经开区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书写着与企业共赢未来的新篇章。西部新闻网联合多家媒体重磅聚焦本次活动。

 

实力园区:看得见的硬核底气

作为长沙发展的重要板块,望城经开区早已用数据和荣誉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园区总规划面积达 148 平方公里,控规面积 59.63 平方公里,横跨湘江两岸,西邻高铁西站、东含铜官港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企业发展铺就了便捷通道。

在产业布局上,园区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食品医药、智能终端 “两主一特” 产业集群,形成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生态。目前,园区已吸引 7300 余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行业领军力量:29 家上市企业、26 家三类 “500 强” 企业、445 家 “四上” 企业、370 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有 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和 120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主体扎堆聚集,产业活力持续迸发。

荣誉更是实力的最佳佐证。望城经开区不仅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价中跻身全国百强,还先后获评 “亚洲投资价值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国家火炬基地”“国家绿色园区”“全国生物医药百强园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典范园区” 等称号,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

时代机遇:政策红利赋能创新

当下,科技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从国家层面,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为 AI 与产业融合指明方向;到省级层面,湖南省大力推进 “智赋万企” 行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再到市级层面,长沙加快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构建高水平创新生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望城经开区主动作为,深入开展 “数字强企” 行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民营企业深耕科技创新搭建平台、提供支撑。从国家战略到地方实践,从顶层设计到园区落地,一系列政策红利层层叠加,为企业在这里创新发展、壮大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破局攻坚:三大抓手破解科创痛点

深知民营企业在科创路上的难点堵点,望城经开区聚焦 “政策靶向性、培育系统性、服务数字化”,打出一套精准有效的组合拳,助力企业突破瓶颈、加速成长。

(一)政策靶向:真金白银给支持

园区不仅制定了《望城经开区 “十五五” 规划》,还出台《关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提质的若干政策》,形成 “规划引领 + 政策落地” 的支撑体系,针对性解决企业创新投入、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需求。2024 年,园区累计兑现企业科技发展资金 9400 余万元,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创新注入动力。

(二)培育系统:全周期护航企业成长

构建 “科技型中小企业 — 高新技术企业 — 科技领军企业” 全周期培育链条,推动 “小升规、规升高、高入规” 良性循环。通过建立企业培育库精准画像,为不同阶段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为高新技术企业对接创新平台资源,向科技领军企业配套专项产业基金与人才政策。目前,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总量达 650 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内将突破 415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累计达 20 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至 105 家(其中国家级平台 4 个),创新梯队不断壮大。

(三)服务数字:数智化转型加速度

围绕 “智赋万企” 核心任务,园区打造 “软硬协同 — 标杆带动 — 系统支撑 — 机制保障” 转型组合拳。依托智慧园区平台,建成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园区,设立三年 1 亿元数智化改造专项资金,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已推动 560 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居全市园区第一),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 2 亿元;新增 25 家智能制造企业,认定 57 条智能产线、345 个智能工位。同时,建立分级激励机制,对获评国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 50 万元、20 万元奖励。

金龙电缆建成智能车间后生产效率提升 22%,恒茂信息凭借 “5G + 智慧园区” 改造入选省级 “数字新基建” 标志性项目、售后响应周期缩短 40%…… 一个个鲜活案例,见证着园区数智化服务的显著成效。

协同共赢: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一)区校共建:“产学研用”结出硕果

创新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望城经开区深谙此道。园区积极推动 “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入 “产学研用” 联盟,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自 2016 年与中南大学开启合作以来,双方从产学研平台洽谈,到人才培养输送衔接,再到 “一院一园一基地” 项目对接,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二)区院共建:科创平台建设谱新篇

借力2025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的成果,园区将与湘江大成企业研究院合作,助力“大成柔性智能制造全球研发中心”“大成低空技术合作创新中心”“诺贝尔讲获得者创新中心长沙中心”“国际碳码(MA.C)研究实验室”四个高端科创平台落户园区并加快建设,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实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劲的科创服务与技术支持。

诚挚邀约:共绘创新发展新蓝图

当前,国家 “十五五” 创新蓝图加速铺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机遇就在眼前。望城经开区不仅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优厚的政策支持、高效的服务保障,更有开放包容的合作姿态。

在这里,每一个创新想法都能找到落地的土壤,每一家有梦想的企业都能实现成长的跨越。望城经开区诚邀海内外企业家,携手深耕创新赛道、共筑产业生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共同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共赢美好未来!

联系方式:望城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 0731-88068798

园区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湘江两岸(西邻高铁西站,东含铜官港区)(张栢溪)

编辑:中国东部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东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中国东部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